新聞動態
甘肅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全國第一 黨參等優勢明顯
從日前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我省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一,尤其是道地藥材品種規;N植優勢明顯,在全國的地位更加突出。2009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247.78萬畝,產量50.36萬噸,產值31.03億元。
據省農牧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自然條件雖然惡劣,但卻是中藥材生長的“天堂”,中藥材生產在全國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是全國中藥材優勢產區和生產大省。近年來,我省中藥材生產呈現區域化、規;、集約化的發展格局。在全省14個市州中,70多個縣區有中藥材生產,但主要產區集中在定西、隴南兩市,種植面積占全省的65.3%。其中,定西市種植面積達102.12萬畝。
我省道地藥材在全國更是名頭響亮,規;N植優勢極其明顯。2009年,全省當歸產量7.21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95%;黨參產量7.14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60%;黃(紅)芪產量6.59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0%,柴胡、大黃、甘草、板藍根等也在全國總產量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種的多,質量也好。岷縣當歸、渭源白條黨參、隴西黃芪、隴西白條黨參等10個道地中藥材品種,分別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保護認證或國家工商總局產地證明商標保護認證。這讓我省有關“中藥材”的頭銜也越來越多:“中國當歸之鄉”岷縣、“中國黃芪之鄉”隴西縣、“中國黨參之鄉”渭源縣,都在全國榜上有名。
濃郁的中藥材不僅香溢四海,而且還成了產區農民增收的“當家寶”。目前,在我省優勢集中產區,藥材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越來越高。在岷縣,這一比例達54.3%,隴西縣則為35.4%。
本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刪除。